Search

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| 諺語新知

到底這句話要怎樣斷句呢?有些人會說是不斷句直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| 諺語新知

到底這句話要怎樣斷句呢?有些人會說是不斷句直接讀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;也有人說要讀作「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」,更有人說要讀作「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」。但是為什麼皇帝寫聖旨要這樣開頭呢?

其實,在明代之前皇帝們下詔書並沒有「奉天承運」這種說法。唐代皇帝想要頒布指令,需要通過中書省起草,門下省審核頒行,而頒行的聖旨往往會以「門下」作為開頭,表示是皇帝的旨意。而宋代皇帝的詔令,不論事情大小,「非經二府者,不得施行」,所謂的二府就是指中書門下和樞密院,所以不少的詔令文書都是以「門下」作為開頭。

直到明代,朱元璋自稱自己所做的都是法天道、承天命。奉天二字就成為皇權的合法性所在。於是,為了處處彰顯自己是奉天命行事,朱元璋不但在宮殿中建造了奉天殿、奉天門等。而在詔書中均是以「奉天承運皇帝」作為開頭。而這句話的寫法也是有講究的,其中第一行為「奉」字,第二行的「天承運」,和第三行「皇帝」要同高,並高於其他字,以示皇帝與天並齊,並高於萬物。

明代皇帝對於天的執著不止於此,明朝規定親王、群臣上表箋,都得有「天眷命,統馭萬方」或是「天受命,君師宇內」等字樣,節日朝賀須用「天永昌」,皇帝郊祀稱自己為「嗣天子臣」,其使用的音樂頭一句就是「荷蒙天地兮,君主華夷」、皇帝結婚的納採制詞首句也是「朕承天序」,皇帝的寶璽則有「皇帝奉天之寶,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」字樣等等,都認為明朝政權的統治出自天意。後來清承明制,也想表示大清入主中是天命所在,所以將發祥地盛京改稱「奉天府」,同時在詔書中也採用「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」作為開頭,這一直用到宣統帝退位。

#知史 #諺語新知 #諺語 #中國歷史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知史,顧名思義就是要知道歷史,讓學習歷史變得趣味盎然,也更普及。 網站: www.mychistory.com IG:@mychistory_ig
View all posts